furaiya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e品小说网www.acmerd.org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在那之后,我揹起了行囊,坐着慢车玩遍了整个台湾。

用了将近三个多月的时间。

期间,遇到了农历过年,我只待了三天的时间,又开始出走。

我很仔细走过看过了,和阿树借的单眼相机里,是一堆光与影的空景,以及无数的夕阳与日出。

很偶尔的时候,我会利用脚架将自己的身影也拍进去。

我将那些照片与旅途中忽然想起的只字片语发表在部落格上,意外地有许多人点阅,有杂志社想与我合作。我无所谓,算是额外的旅费吧我想。

这是意外的插曲。

我走走又停停,遇到喜欢的地方就停留几天,看见咖啡厅就忍不住走进去喝一杯咖啡,然后想,在法国待的那些年,终归也不算白待。

至少让我有回来面对的勇气。

然后才有现在悠间缓慢的步伐,来好好整理情绪。

我原本以为,会这么走半年也说不定,直到有一天—那是初夏四月的时候—我走到了一个小村庄,爷爷牵着他的小孙女,夕阳的馀暉照在他们左半边的脸颊,金闪闪的发着光。

「爷爷、爷爷,那是什么花?」小孙女指着路边的野花不停地问爷爷。

「是日日春喔。」

「那这个呢?」

「落叶归根。」

「那、爷爷,为什么小鸟会飞?」小女孩手指着天上的麻雀。

「因为他们有翅膀啊。」

「那他们要飞去哪里?」

「飞回家啊,和宝宝、爷爷一样,都要回家喔。」

我默默看着那对爷孙渐行渐远。

回家啊…

一阵风吹来,传来阵阵的饭菜香。

是时候回家了。

离家够久了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+
桂花刊

桂花刊

蒋米娅
1963年,在旧金山唐人街定居十年的裘子颖进入华文报社,那时,她二十岁,跟随编辑来到伦敦调研。二十七岁的陈隽出生于伦敦,十七岁时得到华人商会成员的赏识和资助,学商置业,历经变迁,帮助建立伦敦的唐人街
都市 连载 14万字